詳細資料ISBN:9789865697662 規格:平裝 / 256頁 / 17 X 22 CM / 普通級/ 雙色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內容簡介 秋獵, 古人不在春天行獵。「秋後問斬」古人春天不殺生。這些均與節氣有關。 春天要順應生發之氣,不可起殺念。秋季執行死刑,正是順應天地間的肅殺之氣。 送大船、搶孤、迎財神、打春牛、炒蟲、元宵節、中秋節到過“年”。 無論是海上的、農地裡的,宅地間的,一切無非是要趨吉避凶, 庶民生活但求五穀豐登、人畜興旺、歲歲平安、闔家團圓。 一切都圍繞著美好的生活願望而生。 二十四個節氣就這樣週而復始地 365 天循環轉動, 到了什麼時節,就做相應的事,吃相應的食物。是現代人身心平安的生活借鑑。深究其裏, 是對生活的提點和經驗的總結。 夏至是一年中黑夜最短,白天最長,正午太陽最高的 一天。 冬至則是一年之中,黑夜最長,白天最短,正午太陽最低的一天。 冬至陽氣初動從陰轉爲陽。夏至陰氣萌發從陽轉陰。 二分日(春分、秋分)則屬於陰陽氣轉交之時, 當節氣發生更替,體弱者會有特殊的不適感,慢性病者病情將加重。重病者,可能惡化成死亡。 這些確實與相待醫學統計結果不謀而合,足見古人的智慧 古人將一年分爲十二個月,每一個月都有一個節氣,以及一個中氣。即立 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 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, 共二十四個節氣。每個節氣有三個物侯,借動、植物的變化來觀察時序的推移,因此有七十二物侯。二十四節氣表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情況。 同時跟著先民的生活軌跡發展初了節日以及一些風俗食尚。 本書共分五個部分 24節令的由來、 相應的節日、節食 民俗風尚 食俗風尚 交節 、物侯 、風花信 |
留言列表